外耳道炎耳朵肿了怎么缓解
外耳道炎耳朵肿了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局部热敷、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避免掏耳等方式缓解。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耳道异物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
外耳道炎患者需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或游泳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真菌,加重炎症。用干净棉签轻轻吸干耳道口水分,但不要深入耳道以免损伤。保持耳道干燥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繁殖,促进炎症消退。
2、局部热敷
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温度不超过40℃,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及时擦干耳周水分。该方法适用于无明显化脓的早期炎症。
3、使用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可针对性治疗细菌性外耳道炎。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将药液滴入后保持侧卧5分钟。真菌性感染需改用克霉唑滴耳液。滴耳液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但孕妇及儿童需遵医嘱使用。
4、口服抗生素
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适用于严重感染伴发热者。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用药期间禁酒。口服药物可控制全身症状,但可能引起胃肠不适等副作用,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
5、避免掏耳
炎症期间禁止用挖耳勺、棉签等工具掏耳,以免损伤耳道黏膜或将病菌推入深处。耳垢具有保护作用,过度清理会破坏耳道自洁功能。若耳垢堵塞严重,应由医生用专业器械清理。恢复期也需减少掏耳频率,防止复发。
外耳道炎患者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摩擦患耳,睡眠时患耳朝上。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听力下降、剧烈疼痛时,需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日常注意耳机使用卫生,控制音量,游泳后及时排净耳内积水可有效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