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怎么预防 盘点登革热的四个预防措施
登革热可通过防蚊灭蚊、清理积水、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等方式预防。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1、防蚊灭蚊
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登革热的核心措施。伊蚊常在小型积水容器中繁殖,需定期清理家中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瓶罐等积水容器。室外可使用含氯菊酯类杀虫剂喷洒草丛、下水道等蚊虫聚集处,室内建议安装纱窗纱门,配合电蚊拍或灭蚊灯降低蚊虫密度。
2、清理积水
每5-7天检查并倾倒室内外积水,尤其雨后需重点清理阳台、天台等区域的临时积水。对无法清除的积水容器可投放双硫磷等缓释灭蚊剂,或在水缸养鱼进行生物灭蚊。社区应疏通排水系统,避免建筑工地、绿化带形成长期积水。
3、个人防护
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剂。清晨和黄昏是伊蚊活跃时段,需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密集处逗留。睡眠时使用蚊帐,空调温度调至24℃以下可减少蚊虫活动。
4、疫苗接种
目前国内批准使用的登革热疫苗适用于9-45岁既往感染过的人群,需接种3剂次。疫苗接种不能替代防蚊措施,但对高流行区居民或计划前往疫区的旅行者可提供额外保护。接种前需经医生评估血清学状态。
登革热流行季节需持续落实预防措施,出现突发高热、头痛、肌肉痛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疫区居民可配合社区开展统一灭蚊行动,旅行者应提前查询目的地疫情,备足驱蚊用品。日常保持环境干燥通风,避免在室内外堆放杂物形成蚊虫藏匿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