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什么意思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综合指标,通常通过血脂检测结果计算得出,用于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主要反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数值越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越大。该指数计算方式多样,常见公式为总胆固醇减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除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健康人群的理想值通常低于3,3-4属于临界风险,超过4则需警惕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临床常结合甘油三酯水平、载脂蛋白等指标综合判断,指数异常可能提示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等病理改变,早期干预可延缓动脉斑块形成。
日常保持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建议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增加深海鱼类、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吸烟者应戒烟,避免尼古丁损伤血管内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血脂指标,糖尿病患者需更严密监测。若指数持续偏高,应及时就医进行颈动脉超声等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