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血尿就是肾炎吗 肾性血尿的几个原因须知
肾性血尿不一定是肾炎,可能与肾炎、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遗传性肾病、药物性肾损伤等因素有关。肾性血尿通常表现为尿液颜色异常或尿检红细胞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1、肾炎
肾炎是肾性血尿的常见原因之一,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急性肾小球肾炎可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慢性肾炎需长期使用缬沙坦胶囊、氯沙坦钾片等药物控制血压。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2、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导致血尿,通常伴有剧烈腰痛或腹痛。结石小于6毫米时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药物促进排出,疼痛发作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日常需增加饮水量,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
3、泌尿系统肿瘤
肾癌、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可能破坏血管引起无痛性血尿,多见于中老年人。确诊需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早期肿瘤可通过根治性肾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等手术治疗。术后可能需配合注射用顺铂、注射用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
4、遗传性肾病
多囊肾、薄基底膜肾病等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持续性血尿,多有家族病史。薄基底膜肾病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多囊肾进展至肾功能不全时需使用托伐普坦片延缓囊肿增长,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建议有家族史者进行基因筛查和定期随访。
5、药物性肾损伤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注射液等可能损伤肾小球或肾小管导致血尿。发现药物相关性血尿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严重者需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炎症反应。用药期间应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出现肾性血尿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盐饮食,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有助于冲刷尿路。建议记录血尿发生频率和伴随症状,定期复查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若血尿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加重肾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