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为什么更容易中风
中老年人更容易中风主要与血管老化、慢性病积累、不良生活习惯、血液黏稠度增加及遗传因素有关。中风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医学上称为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
1、血管老化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弹性下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形成。颈动脉或脑动脉狭窄可能引发缺血性中风,血管脆性增加则易导致出血性中风。建议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控制血压血脂。
2、慢性病积累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长期未控制会损伤血管内皮。高血压可能使脑小动脉瘤破裂,糖尿病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需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保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
3、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会促使血小板聚集,过量可能诱发血栓。高盐饮食导致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缺乏运动使脂代谢紊乱。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4、血液黏稠度增加
中老年人体内抗凝血物质减少,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脑微循环障碍,房颤患者易形成心源性血栓。可检测D-二聚体指标,房颤患者需使用华法林钠片抗凝。
5、遗传因素
有中风家族史者发病概率提升,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时,应补充叶酸片和维生素B12片,定期监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预防中风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监测血压血糖,每年进行脑血管评估。饮食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突然起身或过度用力。出现言语含糊、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时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进行针灸和肢体功能训练,改善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