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是什么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早期隔离、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防治并发症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该病由汉坦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倾向和肾功能损害,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
1、早期隔离
确诊后应立即实施呼吸道隔离至热退后3天,患者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隔离病房应保持通风并限制探视,医护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该措施可有效阻断病毒通过气溶胶或接触传播,降低院内感染概率。
2、对症支持治疗
高热患者可物理降温或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禁用阿司匹林以防加重出血。剧烈头痛可用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呕吐频繁者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此阶段重点监测体温、血压及尿量变化,维持每日尿量在1000毫升以上。
3、抗病毒治疗
发病72小时内使用利巴韦林氯化钠注射液可抑制病毒复制,重症患者可联用人免疫球蛋白。用药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和心肌酶谱,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病毒载量检测可作为疗效评估指标。
4、防治并发症
出现肺水肿时给予呋塞米注射液及无创通气,消化道出血者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钠。急性肾衰竭需行血液透析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并发症是主要致死原因,需建立多学科协作救治机制。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低血压期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使用乳酸钠林格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少尿期限制液体入量,多尿期注意补充氯化钾缓释片。每日监测血钠、血钾及肌酐水平,维持血浆渗透压在280-310mOsm/L之间。
治疗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至恢复期,饮食宜选择高热量低蛋白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出院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疫区居民应做好防鼠灭鼠工作,野外作业时穿戴防护衣物,出现疑似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患者血清可用于制备特异性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