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是什么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主要包括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体液或污染物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进食或处理食物前等场景。规范执行手卫生能有效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是什么

1、接触患者前后

直接接触患者皮肤、衣物或医疗器械前后均需清洁双手。例如测量血压、搀扶患者后,手部可能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可快速杀灭微生物。若手部有明显污渍,需先用流动水和皂液清洗。

2、接触体液后

处理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体液后必须立即手消毒。体液可能含有乙肝病毒、诺如病毒等高传染性病原体,速干手消毒剂中的乙醇或氯己定成分能破坏病原体包膜。接触呕吐物或腹泻物后建议先用吸水性材料清除污染物再消毒。

3、无菌操作前

进行伤口换药、静脉穿刺等无菌操作前,需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此时手部需达到外科手消毒标准,普通速干手消毒剂可能无法完全杀灭芽孢,建议使用含碘伏或葡萄糖酸氯己定的专用消毒剂。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是什么

4、接触环境后

调整病床护栏、触碰监护仪按钮等行为后需手消毒。研究显示ICU环境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较高,速干手消毒剂可中断病原体通过环境媒介传播的链条。

5、进食或配餐前

处理食物前洗手能预防食源性疾病。手部携带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可能污染食物,建议餐饮工作者每接触生肉后使用含氯消毒剂洗手,普通人群可用含60%以上乙醇的速干产品。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是什么

日常应养成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手消毒的习惯,如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速干手消毒剂需覆盖所有手部皮肤,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当手部有伤口时应选择无刺激性的苯扎氯铵制剂,并配合创可贴保护。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需每接触5-8名患者后补充消毒1次,居家护理者可参照类似频率执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