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AFP是什么意思
肿瘤标志物AFP是指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脏和卵黄囊合成,出生后水平迅速下降,成人血液中含量极低。AFP升高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生殖细胞肿瘤、妊娠等情况有关,建议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甲胎蛋白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和监测。健康成人血清AFP浓度通常低于20微克每升,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癌细胞可能恢复合成AFP的功能,导致血液中AFP水平显著升高。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会出现AFP升高,且水平与肿瘤大小有一定相关性。除肝癌外,睾丸或卵巢的生殖细胞肿瘤也可能导致AFP升高,这类肿瘤约占所有生殖细胞肿瘤的40%。妊娠期妇女AFP水平会生理性升高,通常在妊娠16-20周达到高峰,这是正常现象。
AFP检测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部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AFP轻度升高,但通常不超过400微克每升。一些非肿瘤性疾病如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遗传性酪氨酸血症等罕见病也可能导致AFP升高。约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水平可能正常,因此不能单纯依赖AFP检测结果。对于AFP持续升高但影像学检查阴性的情况,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密切监测变化。
保持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肝癌发生风险。建议避免过量饮酒,控制体重,接种乙肝疫苗,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于有慢性肝病基础或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发现AFP异常升高时不必过度恐慌,但须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