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和食道癌最明显区别
食道炎和食道癌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病变性质不同,食道炎是炎症性疾病,食道癌是恶性肿瘤。食道炎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灼烧感、反酸、吞咽疼痛等短期症状;食道癌则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体重下降、呕血等渐进性症状为主。
1、病变性质
食道炎是食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多由胃酸反流、感染或药物刺激引起,属于可逆性病变。食道癌是食道黏膜细胞恶性增殖形成的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两者在组织学检查和影像学表现上有显著差异。
2、症状特点
食道炎症状通常与进食相关,如餐后胸骨后灼痛、反酸,症状间歇性发作,抑酸药可缓解。食道癌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食物反流、消瘦,晚期可有声音嘶哑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3、病程进展
食道炎症状多在数日或数周内反复出现,治疗后短期内改善。食道癌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从吞咽固体食物困难逐渐发展为连流质也无法咽下,体重可能在3-6个月内下降超过10%。
4、检查结果
胃镜下食道炎可见黏膜充血、糜烂或溃疡,活检显示炎症细胞浸润。食道癌胃镜下可见菜花样肿物、管腔狭窄,活检可见癌细胞。CT检查中食道癌可能显示管壁增厚、周围淋巴结转移等特征。
5、治疗方式
食道炎以抑酸治疗为主,如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配合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咀嚼片。食道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进食后2小时内不要平卧。若出现持续吞咽障碍或体重骤降,应立即就医排查肿瘤可能。定期胃镜随访对长期反流性食道炎患者尤为重要,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