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肿越来越痛怎么办
外耳道疖肿越来越痛可通过局部热敷、抗生素治疗、止痛药物、切开引流、日常护理等方式缓解。外耳道疖肿通常由细菌感染、耳道损伤、免疫力低下、耳道潮湿、不当挖耳等因素引起。
1、局部热敷
使用温热毛巾敷于患处有助于促进局部炎症消散,缓解疼痛。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热敷时避免用力压迫疖肿,防止感染扩散。若热敷后疼痛加剧或出现红肿扩散,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外耳道疖肿常见原因,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制剂。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生长。使用前需清洁耳道,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需严格按疗程用药。
3、止痛药物
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禁止超过推荐剂量使用,儿童及孕妇用药需咨询医生。
4、切开引流
当疖肿成熟出现明显脓头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行切开引流术。手术可迅速解除局部张力,排出脓液促进愈合。术后需定期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自行挤压疖肿,防止感染向周围组织或颅内扩散。
5、日常护理
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防止进水。避免使用棉签等物品掏耳,减少耳道皮肤损伤。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提升免疫力。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耳朵,疼痛期间暂停佩戴耳机或助听器。
外耳道疖肿患者应避免游泳或潜水等水上活动,防止污水进入耳道加重感染。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听力下降、面部肿胀等严重症状,及时就医排除并发症。恢复期间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若疖肿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并进行系统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