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出现肠梗阻怎么办 肠癌患者出现肠梗阻的应对方法有哪些
肠癌患者出现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药物治疗、支架置入、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肠梗阻通常由肿瘤压迫、肠粘连、粪便嵌塞、肠扭转、炎症水肿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通过鼻腔插入胃管持续吸引胃肠内容物,减少肠腔压力。胃肠减压可与静脉补液同步进行,帮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操作需由医护人员完成,避免自行插管导致黏膜损伤。
2、静脉补液
使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补充丢失的体液,维持循环稳定。严重脱水时可联合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提升胶体渗透压。补液方案需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
3、药物治疗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可抑制呕吐反射,甘油灌肠剂能软化粪便促进排出。对于肿瘤性梗阻,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水肿。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4、支架置入
结肠镜下放置金属支架扩张狭窄段,适用于左半结肠梗阻的过渡性治疗。支架能快速恢复肠腔通畅,为后续手术创造条件。但可能发生支架移位或穿孔,需密切观察腹痛症状。
5、手术治疗
急诊手术适用于完全性梗阻或疑有肠坏死,常见术式包括肠造瘘术、肿瘤切除术等。术前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可能需联合放化疗。
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应保持半卧位减轻腹胀,记录每日出入量。恢复饮食后选择低渣流食如米汤、藕粉,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食用豆类、坚果等易产气食物。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梗阻缓解情况,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发热需立即返院。长期管理需结合肿瘤分期制定个体化方案,包括营养支持、疼痛控制等综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