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是什么病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以头痛、视力障碍、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与高血压、子痫、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因素有关。
1、病因机制
该病常见诱因包括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崩溃,血管源性水肿多累及大脑后部白质。妊娠期妇女可能因子痫前期出现类似病理改变,使用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也易发生血管内皮损伤。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代谢废物蓄积更易出现脑血管异常。
2、典型症状
患者多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视觉异常表现为视野缺损或视物模糊。部分病例会出现癫痫大发作,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神经系统查体可能发现腱反射亢进,但通常不伴随持久性定位体征。
3、影像学特征
头颅MRI显示顶枕叶白质对称性T2高信号,Flair序列呈明显水肿改变,DWI序列多无弥散受限。这些异常信号通常不按血管供血区分布,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表现。CT检查可能仅显示低密度灶。
4、诊断标准
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排除脑梗死、脑炎等其他疾病。血压监测发现急剧升高具有重要提示意义。脑脊液检查通常正常,脑电图可能显示慢波活动但无特异性。对于妊娠期患者需完善尿蛋白检测。
5、治疗原则
首要措施是控制血压,可静脉使用尼卡地平注射液或乌拉地尔注射液。癫痫发作需用地西泮注射液终止发作,后续口服左乙拉西坦片预防复发。免疫抑制剂相关病例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子痫患者应考虑终止妊娠。
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强光刺激,监测每日尿量变化。恢复期建议低盐饮食,逐步进行视觉训练和平衡功能锻炼。所有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压和肾功能,妊娠期患者产后需持续随访至少半年。影像学复查建议在症状缓解后1-3个月进行,多数患者病灶可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