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注意什么
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炎患者需关注饮食调整、药物规范使用、症状监测、压力管理及定期复查。慢性胃炎是胃黏膜慢性炎症,十二指肠炎则指十二指肠黏膜炎症,两者常伴随反酸、腹胀、腹痛等症状。
1、饮食调整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精、浓茶,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粥类、蒸煮蔬菜,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进食时细嚼慢咽,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
2、药物规范
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用药期间忌烟酒。若需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应完成全程治疗。
3、症状监测
记录腹痛发作时间与饮食关联性,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出现黑便、持续呕吐、体重骤降需立即就医。夜间痛醒或餐后疼痛加重可能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应完善胃镜检查。
4、压力管理
长期精神紧张会加重胃肠症状,可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胃肠动力。
5、定期复查
每6-12个月复查胃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复查呼气试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监测胃蛋白酶原比值。复查前3天停用抑酸药物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患者应建立饮食日记追踪诱因食物,冬季注意腹部保暖。合并贫血时增加富含铁质的瘦肉、动物肝脏,烹饪时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症状稳定期可尝试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调节菌群,急性发作期暂禁食生冷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摄入,餐后可用温水漱口。用药期间出现皮疹或腹泻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方案,避免随意更换药物品牌。日常可按摩中脘穴、足三里穴辅助缓解胀气,但避免在空腹或饱餐后立即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