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的骨折多为开放性骨折还是闭合性骨折
运动中的骨折多为闭合性骨折,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是指骨折处皮肤完整,未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则是骨折端刺破皮肤,形成伤口并与外界相通。
闭合性骨折在运动中更为常见,通常由间接暴力或扭转力导致,如跑步时踝关节扭伤、篮球起跳落地不稳等。这类骨折局部表现为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但皮肤无破损。处理时需固定患肢并避免负重,通过X光确诊后可采用石膏固定或手术内固定。而开放性骨折多发生于高能量创伤,如滑雪高速撞击、足球对抗性损伤等,骨折端可能刺穿皮肤并伴随出血、污染风险。此类骨折需紧急清创、抗感染治疗,并优先处理软组织损伤。
运动导致的开放性骨折相对少见,常见于摩托车越野、极限运动等高危项目,或伴有复合伤的情况。骨折处可见明显伤口及裸露骨组织,易继发骨髓炎等并发症。需在6-8小时内进行急诊手术,联合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无论哪种类型,运动骨折后都应立即停止活动,用夹板临时固定并冰敷,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运动时建议佩戴护具如护踝、护膝,避免过度疲劳状态下进行高强度训练。中高强度运动前充分热身,加强骨骼强度训练如负重深蹲,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若发生外伤后出现异常声响、畸形或持续疼痛,须警惕骨折可能,禁止自行复位或揉按患处,尽快至骨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