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髓移植 5方面帮你了解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通过静脉输注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了解骨髓移植可从移植类型、适应症、供体选择、移植流程、术后护理五方面入手。
1、移植类型
骨髓移植分为自体移植与异体移植两类。自体移植使用患者自身预处理后保存的造血干细胞,适用于淋巴瘤等疾病,排斥反应风险低。异体移植需匹配供体干细胞,包括同胞全相合移植、半相合移植及非血缘移植,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2、适应症
骨髓移植主要治疗恶性血液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淋巴瘤,以及非恶性疾病如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部分遗传代谢病和免疫缺陷病也可通过移植获得根治。具体适应证需结合患者年龄、疾病分期及基因检测结果综合评估。
3、供体选择
异体移植优先选择HLA全相合同胞供体,匹配概率约25%。无合适亲属供体时可通过中华骨髓库寻找非血缘供体,匹配成功概率与种族遗传多样性相关。半相合移植允许父母或子女作为供体,需强化免疫抑制方案降低排斥风险。
4、移植流程
标准流程包括预处理、干细胞回输及植入期监测三个阶段。预处理采用大剂量化疗或放疗清除病变骨髓,可能引起黏膜炎等副作用。干细胞经静脉回输后需2-4周等待造血重建,期间需无菌防护。嵌合度检测可评估供体细胞植入情况。
5、术后护理
移植后需持续预防感染与GVHD,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脏器功能。一年内避免接种活疫苗,外出佩戴口罩。饮食需经高温灭菌,避免生冷食物。长期随访关注慢性GVHD、内分泌异常及继发肿瘤等远期并发症。
骨髓移植术后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每日开窗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蒸蛋羹、软烂鱼肉,分5-6次少量进食。康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排斥药物,定期复查血药浓度。出现发热、皮疹或腹泻等症状时需立即联系移植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