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炎症的人,最好要少吃这4类“发物”,忍住不吃或有帮助!
体内有炎症时,身体就像一座正在灭火的战场。这时候如果还往火场里扔柴火,后果可想而知!老祖宗说的"发物"概念,其实暗藏科学道理。现代医学证实,某些食物确实会加重炎症反应。今天就带你认清这4类"火上浇油"的食物,学会聪明忌口。
一、高糖食物是炎症的助燃剂
1、精制糖直接刺激炎症因子
蛋糕、奶茶里的精制糖会让血糖坐过山车,刺激身体分泌促炎物质。研究发现,连续几天高糖饮食,C反应蛋白水平就会明显上升。
2、隐形糖更可怕
沙拉酱、速食汤、风味酸奶里藏的添加糖,不知不觉中加重炎症。建议学会看配料表,选择每100克含糖量低于5克的食品。
3、水果也要控量
虽然天然果糖相对健康,但荔枝、龙眼等高糖水果每天别超过200克。可以搭配坚果食用,延缓糖分吸收。
二、油炸食品让炎症雪上加霜
1、高温产生促炎物质
油脂经过高温会产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这些物质会激活炎症通路。炸鸡、薯条等食品AGEs含量是蒸煮食品的10-100倍。
2、坏脂肪双重打击
油炸食品富含的Omega-6脂肪酸,摄入过多会打破体内脂肪酸平衡。用空气炸锅也要控制,每周不超过2次。
3、小心反复使用的油
餐馆油炸食品最危险,反复加热的油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如果必须吃,记得搭配深色蔬菜。
三、加工肉类的隐形危害
1、亚硝酸盐的促炎作用
香肠、培根等加工肉添加的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成促炎物质。选择未添加亚硝酸盐的产品,或者用新鲜肉类替代。
2、高温烹饪的隐患
烧烤、煎炸的加工肉会产生杂环胺等致癌物。改用炖煮方式,或者吃前先用柠檬汁腌制。
3、红肉也要控制
即便是未加工的牛羊肉,每周摄入最好不超过500克。可以多用禽肉和鱼肉轮换着吃。
四、酒精的炎症催化剂效应
1、直接损伤肠道屏障
酒精会破坏肠道黏膜完整性,导致内毒素入血引发全身炎症。红酒也不例外,所谓"保健作用"需要喝到危险量才可能显现。
2、加重肝脏负担
肝脏分解酒精时产生的乙醛是强效炎症介质。有慢性炎症的人最好滴酒不沾,给肝脏修复时间。
3、影响药物效果
正在服用抗炎药时饮酒,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增加副作用。用药期间务必远离酒精。
特别提醒:慢性病患者要更严格
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慢性炎症的人,对上述食物要格外警惕。但也不必矫枉过正,比如偶尔吃小块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以上),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反而有助抗炎。
忌口不是永远说"不",而是学会更聪明的吃法。用蒸煮替代油炸,用天然香料替代加工酱料,用新鲜食材替代预制食品。记住,你今天的饮食选择,决定了明天身体的炎症水平。从下一餐开始,试着替换掉一个促炎食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