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足口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孩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手足口病可能由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粪口传播、免疫力低下、环境卫生差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可通过隔离治疗、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退热治疗、抗病毒治疗等方式缓解。
1、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患儿皮肤疱疹液、唾液、粪便传播。病毒在玩具、餐具等物品表面可保持活性较长时间,儿童接触污染物后未洗手易感染。家长需对患儿衣物、床单进行高温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家具表面。患儿应避免与其他儿童共用毛巾、水杯等个人物品。
2、飞沫传播
患儿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病毒颗粒,在密闭空间内易造成传播。幼儿园等集体场所需加强通风,患儿使用过的纸巾应立即丢弃。家长护理患儿时应佩戴口罩,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及时洗手。疾病高发期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
3、粪口传播
病毒通过粪便排出后污染水源或食物,经消化道感染。家长处理患儿粪便后需彻底清洁双手,婴幼儿尿布应密封处理。幼儿园需严格做好厕所消毒,教导儿童饭前便后洗手。避免让患儿食用生冷食物,水果蔬菜需彻底清洗。
4、免疫力低下
营养不良、近期患病或接种疫苗后的儿童更易感染。家长需保证患儿摄入充足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每日10小时睡眠。
5、环境卫生差
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消毒不彻底会增加感染风险。每日需对地面、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消毒,使用紫外线灯对房间空气消毒。患儿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4-26℃,湿度50%-60%。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开喉剑喷雾剂等缓解症状。
患儿饮食宜清淡流质,可食用米汤、藕粉、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皮疹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剪短指甲防止抓破感染。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若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