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泻、恶心、反胃想吐怎么回事
上吐下泻、恶心、反胃想吐可能由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妊娠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病毒性胃肠炎通常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引起,细菌性胃肠炎多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相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注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2.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多因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导致,常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是常见致病菌。治疗需立即停止摄入可疑食物,轻症者可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辅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就医洗胃或抗感染治疗。日常需注意食物储存条件和保质期。
3.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与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相关,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恶心、腹胀。该情况属于功能性病变,建议通过规律作息、少食多餐、腹部按摩等方式改善。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促进胃肠蠕动,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调节菌群平衡。
4.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慢性胃肠功能障碍,症状常因应激或特定食物诱发。腹泻型患者可伴有排便急迫感,便秘型则出现腹胀。治疗需避免乳制品、辛辣食物等诱因,根据分型选择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或乳果糖口服溶液。心理疏导和饮食日记有助于病情管理。
5.妊娠反应
妊娠早期因激素水平变化,部分孕妇会出现晨吐、厌食等反应。症状多发生在孕6周后,12周左右逐渐缓解。建议采取少量多餐方式,晨起前食用苏打饼干,避免空腹。严重呕吐者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6片,配合生姜茶缓解症状。若出现尿量减少或体重下降需警惕妊娠剧吐。
出现持续呕吐伴腹泻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口干、尿少等脱水表现,儿童及老年人更需警惕电解质紊乱。症状轻微者可饮用淡盐水或米汤补充体液,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若呕吐物带血、发热超过38.5℃或腹泻每日超过10次,须立即就医排查阑尾炎、肠梗阻等急腹症。恢复期宜选择粥类、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逐步恢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