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窝淋巴切除的危害有哪些
腋窝淋巴切除可能引发淋巴水肿、感染风险增加、上肢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及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等危害。腋窝淋巴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手术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1、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是腋窝淋巴切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组织间液积聚。早期表现为患肢沉重感,逐渐进展为皮肤增厚、纤维化。可通过压力治疗、手法淋巴引流等缓解,严重者可能需终身穿戴弹力袖套。术后定期监测上肢周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
2、感染风险
淋巴结作为免疫屏障被切除后,局部防御功能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易引发蜂窝织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红肿热痛等症状,需及时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治疗。日常需避免患肢外伤,出现皮肤破损应立即消毒处理。
3、上肢功能障碍
手术可能损伤胸长神经或胸背神经,导致前锯肌、背阔肌力量减弱。患者表现为上肢外展受限、提物困难,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物理治疗包括渐进式抗阻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需持续3-6个月恢复功能。
4、神经损伤
肋间臂神经在清扫术中易受牵拉损伤,引发上臂内侧持续性麻木或刺痛感。多数患者症状在术后3-12个月自行缓解,严重者可口服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术中神经监测技术有助于降低此类并发症发生概率。
5、感觉异常
手术区域皮肤感觉神经末梢被切断后,可能出现感觉减退、蚁走感或触痛。通常术后6个月逐渐代偿恢复,期间需防止烫伤等意外伤害。维生素B1片联合局部按摩可促进神经修复,避免长期接触极端温度刺激。
术后应坚持低盐高蛋白饮食控制水肿,每日进行30分钟上肢抬举训练,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定期复查淋巴系统超声,出现皮肤发硬、肢体围度增加超过2厘米需及时就诊。避免患肢抽血、测血压等医疗操作,疫苗接种建议选择对侧肢体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