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的蛔虫怎么检查确诊
肚子里的蛔虫可通过粪便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蛔虫病主要由蛔虫感染引起,通常表现为腹痛、食欲异常、营养不良等症状。
1、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是诊断蛔虫病的常用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样本中是否存在蛔虫卵。蛔虫卵呈椭圆形,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患者需连续采集3天晨起粪便送检,以提高检出率。若发现虫卵可确诊,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可能与虫体未排卵或采样误差有关。
2、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寄生虫感染可能。蛔虫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时,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血清学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辅助诊断。但该方法无法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或X线检查可发现肠道内成团的蛔虫影,尤其在虫体大量聚集形成团块时。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蛔虫在胆道、胰腺等部位的异位寄生情况。影像学检查对并发症如肠梗阻、胆道蛔虫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4、内镜检查
胃镜或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寄生于消化道内的活体蛔虫,虫体呈乳白色圆柱形,两端较尖。内镜不仅能确诊,还可同时进行取虫治疗。该方法适用于疑似上消化道蛔虫感染或出现呕虫症状的患者。
5、症状观察
典型症状如脐周阵发性疼痛、夜间磨牙、面部白斑等可提示蛔虫感染。儿童可能出现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但症状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若患者排出活体成虫,可直接作为诊断依据。
预防蛔虫病需注意饮食卫生,生食蔬菜水果前彻底清洗,避免饮用生水。儿童应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咀嚼片等驱虫药,治疗期间保持清淡,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A。集体生活的儿童建议定期普查普治,家庭成员需同步检查预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