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时准妈妈应该怎样配合
剖宫产时准妈妈可通过放松呼吸、保持体位稳定、避免随意移动、及时反馈不适感、配合麻醉师指令等方式与医疗团队协作。剖宫产是解决难产或高危妊娠的常见手术,准妈妈的配合直接影响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恢复。
1、放松呼吸
在手术开始前,麻醉师会指导准妈妈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通过鼻吸气时腹部隆起、嘴呼气时腹部收缩的方式缓解紧张情绪。避免因过度换气导致血氧波动,尤其硬膜外麻醉后可能出现胸闷感,需保持呼吸节奏均匀。若出现头晕或手脚麻木,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调整氧流量。
2、保持体位稳定
麻醉时需侧卧蜷缩成虾米状,双手抱膝使脊柱充分暴露,此体位有助于穿刺针准确进入硬膜外腔。手术开始后需平躺并将双手固定于身体两侧,防止无意识触碰无菌区域。双下肢可能因麻醉产生沉重感,无须刻意活动以免影响手术操作。
3、避免随意移动
术中任何突然的体位改变可能导致手术器械移位,尤其在胎儿娩出阶段,医生按压宫底时需保持身体静止。若出现剧烈牵拉感或恶心呕吐,应通过语言提示而非肢体动作表达需求。电子胎心监护持续进行中,翻身或扭动可能干扰监测数据。
4、反馈不适感
麻醉起效后需清晰描述感知变化,如局部刺痛、灼热感或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牵拉腹膜时可能出现短暂内脏不适,但与锐痛有本质区别,准确区分后及时告知麻醉师。使用镇静药物前需确认无药物过敏史,术中寒战或皮肤瘙痒均需主动报告。
5、配合麻醉指令
测试麻醉平面时会要求准妈妈指出冷热感觉差异范围,需快速准确回应。下肢肌力测试阶段,按指令尝试抬腿或勾脚背动作,帮助判断阻滞效果。术后转运时需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体位转换,避免因肌力未恢复导致跌倒。
术后6小时内需去枕平卧并禁食,家属可帮助按摩下肢预防血栓。24小时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逐步进行翻身、坐起等动作,早期活动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饮食应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避免胀气食物。观察切口渗血及宫缩疼痛情况,哺乳时采用侧卧位减轻腹部压力。保持导尿管通畅期间注意会阴清洁,拔除后及时排尿预防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