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化疗期间发烧正常吗 胃癌化疗期间易出现5个症状
胃癌化疗期间发烧可能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与感染等并发症有关。胃癌化疗期间易出现的症状主要有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骨髓抑制等。
1、发热:
化疗药物可能引起肿瘤细胞坏死释放致热原,导致发热反应。体温在38℃以下且无其他不适时,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处理。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发热,需警惕粒细胞缺乏性感染,应及时检测血常规。常见引起发热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奥沙利铂注射液等。
2、恶心呕吐:
化疗药物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导致,多发生于用药后1-2小时。可能与5-羟色胺受体激活有关,表现为胃部不适、频繁干呕。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昂丹司琼片、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等止吐药物,同时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
3、食欲下降:
化疗引起的味觉改变和黏膜损伤导致,患者常出现口腔金属味、进食无味感。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避免油腻辛辣。必要时可使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改善食欲,但需注意血栓风险。
4、乏力:
化疗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和贫血引起,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嗜睡。可能与红细胞生成减少有关,常伴随血红蛋白降低。轻度乏力可通过适当休息缓解,严重者需检查是否合并贫血,必要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5、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多在用药后7-14天出现。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和出血风险。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粒细胞缺乏时可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血小板低于20×10⁹/L需输注血小板。
胃癌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时建议记录体温曲线。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应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可选择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注意休息与适当活动的平衡,避免过度劳累。所有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预防化疗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