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症怎么治疗 四个方法改善瘙痒症
瘙痒症可通过皮肤保湿、避免刺激、药物治疗、光疗四种方式改善。瘙痒症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神经功能障碍、系统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抓痕、苔藓样变等症状。
1、皮肤保湿
皮肤干燥是瘙痒症的常见诱因,使用含尿素、甘油等成分的保湿霜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建议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医用保湿剂,如凡士林修护晶冻、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等。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过度清洁。每日涂抹保湿产品2-3次,尤其在沐浴后3分钟内使用效果更佳。
2、避免刺激
减少接触化纤衣物、洗涤剂、尘螨等致敏原,选择纯棉透气面料。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可剪短指甲或佩戴棉质手套。居住环境保持湿度在40%-60%,使用加湿器改善空气干燥。部分患者对镍、铬等金属过敏,需注意首饰、皮带扣等物品接触。
3、药物治疗
局部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抗炎药物,严重者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伴有感染者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神经性瘙痒可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调节神经传导。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引发皮肤萎缩。
4、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适用于顽固性瘙痒症,通过抑制皮肤免疫反应减轻症状。一般每周治疗2-3次,累计15-20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需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照射后加强保湿。光敏性皮肤病、红斑狼疮等患者禁用该方法。
日常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辛辣食物、酒精等加重瘙痒的饮食。洗澡时选用弱酸性沐浴露,控制洗浴时间在10分钟内。若瘙痒持续超过2周、伴随皮疹渗液或发热,需及时排查糖尿病、肝肾疾病等系统性疾病。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焦虑抑郁可能加重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