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上皮原位癌是什么意思
鳞状上皮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于皮肤或黏膜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的一种早期癌变状态,属于癌前病变阶段。
鳞状上皮原位癌的病理特征为异常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占据全层,但未向深层组织浸润。常见于皮肤、口腔、食管、宫颈等被覆鳞状上皮的部位。患者可能观察到局部黏膜发红、粗糙斑块或轻微隆起病变,通常无明显疼痛或出血。该病变发展缓慢,部分可能长期稳定,但存在进展为浸润性鳞癌的风险。诊断需依靠组织活检病理检查,镜下可见细胞核异型性明显、排列紊乱但基底膜完整。
该病变的治疗以局部彻底清除为主。皮肤部位可采用冷冻治疗或手术切除;黏膜部位多选择激光消融或环形电切术。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观察,监测复发迹象。日常应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吸烟等刺激因素,保持患处清洁。出现病灶增大、破溃或出血时应及时复查,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补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