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的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后背的疼可能与肌肉劳损、脊柱退行性变、内脏疾病、神经压迫、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调整姿势、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肌肉劳损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背部肌肉紧张和劳损。表现为局部酸痛、活动受限,按压时疼痛加重。可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药物缓解炎症。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2、脊柱退行性变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病变可能引发放射性背痛,常伴有肢体麻木或无力。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口服抗炎药,配合牵引、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严重椎管狭窄者可能需要椎间融合术。
3、内脏疾病
胆囊炎、胰腺炎等腹腔脏器病变可引起牵涉性背痛,多伴有发热、恶心等症状。心肌梗死也可能表现为肩背部放射痛。需通过血液检查、超声等排查病因,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胆囊炎患者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
4、神经压迫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或胸椎管狭窄可能刺激神经根,产生烧灼样疼痛。带状疱疹初期可出现皮肤刺痛感,后期出现簇状水疱。早期使用阿昔洛韦片抗病毒治疗,配合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神经痛。胸椎病变需通过影像学评估,必要时行椎管减压术。
5、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可能引发躯体化症状,表现为慢性弥漫性背痛,但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可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配合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建议保持规律作息,进行瑜伽等舒缓运动改善身心状态。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桌椅,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每周进行3-5次游泳、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背部肌肉力量。避免突然扭转或负重动作,搬运重物时应屈膝下蹲而非弯腰。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体重下降、夜间痛醒等症状,需尽快至骨科或疼痛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