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窝下有疙瘩有臭味怎么回事
腋窝下有疙瘩伴随臭味可能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臭汗症、淋巴结炎、化脓性汗腺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改善。
1、毛囊炎
毛囊炎是毛囊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可能因腋窝多汗、摩擦导致细菌滋生。伴随疼痛或瘙痒,严重时形成疖肿。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外用药,同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堵塞形成囊肿,继发感染时可能破溃并散发异味。囊肿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合并感染时红肿疼痛。需避免挤压,感染期可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反复发作或体积较大时需手术切除。
3、臭汗症
腋窝大汗腺分泌旺盛,被皮肤表面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特殊臭味。常伴多汗、黄色汗渍,夏季加重。可使用氯化铝成分的止汗剂,严重者需注射肉毒素或手术切除大汗腺。
4、淋巴结炎
腋窝淋巴结因上肢感染、乳腺炎等继发炎症,表现为皮下硬结伴压痛,可能伴随发热。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细菌感染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阿奇霉素片,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
5、化脓性汗腺炎
大汗腺慢性炎症反复发作,形成皮下痛性结节、窦道,破溃后渗出脓液并散发腐臭味。急性期需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晚期需广泛切除病变组织。
日常需选择透气衣物,每日用温和洗剂清洗腋窝,避免使用刺激性止汗产品。饮食减少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若疙瘩持续增大、疼痛加剧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肿瘤性病变。腋窝部位皮肤娇嫩,自行挑破疙瘩可能加重感染,须由专业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