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的对症支持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的对症支持治疗主要包括控制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镇痛镇静及并发症管理。
1、控制颅内压
细菌性脑膜炎常伴随颅内压增高,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或呋塞米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严重时需进行脑室引流术或去骨瓣减压术。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脑疝风险。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患者可能出现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需限制液体摄入并监测血钠水平。低钠血症时可使用3%氯化钠注射液纠正。同时定期检测血钾、血钙等指标,防止心律失常或抽搐发作。
3、营养支持
急性期推荐肠内营养混悬液或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吞咽困难者需鼻饲喂养。恢复期逐步过渡至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量补充鱼油和复合维生素片有助于神经修复。
4、镇痛镇静
剧烈头痛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躁动患者可短期应用地西泮注射液。需注意镇静药物可能抑制呼吸功能,尤其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5、并发症管理
癫痫发作时静脉推注地西泮注射液,听力损伤需早期进行纯音测听检查。长期卧床患者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深静脉血栓,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形成。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应保持病房环境安静避光,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和认知功能锻炼。饮食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以上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的高热量食物。出院后定期复查脑脊液和头颅影像学检查,出现发热、颈强直等症状需立即返院治疗。注意避免受凉感冒,疫苗接种是重要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