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初期手足口病这3个症状须知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主要有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初期症状通常表现为轻度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手部和足部出现红色皮疹或水疱。
1、发热
手足口病初期多数患儿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通常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发热可能伴随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一般持续1-2天。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正常免疫反应,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
2、口腔疱疹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或溃疡是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多位于舌、颊黏膜、硬腭等部位。疱疹初期为红色小点,随后形成灰白色溃疡,可能引起患儿进食疼痛、流涎增多。家长可给患儿准备温凉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或康复新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3、手足皮疹
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或小水疱是手足口病的特征性表现。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直径2-4毫米,周围有红晕,一般不痛不痒。皮疹通常在发病后1-2天出现,持续3-7天自行消退。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引起继发感染。若皮疹破溃,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或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预防感染。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通常较轻,多数患儿可在7-10天内自愈。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注意隔离防护,避免交叉感染。患儿应多休息、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需加强手卫生,对患儿用品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