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分哪四种类型?
急性阑尾炎可分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四种类型。
1、单纯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属于早期病变,主要表现为阑尾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充血水肿,表面可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患者常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程度较轻,体温和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此时可通过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若病情进展需考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化脓性阑尾炎
化脓性阑尾炎时炎症已累及全层,阑尾壁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腔内积脓。腹痛呈持续性加剧,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明显,可伴反跳痛和肌紧张。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需紧急行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治疗。
3、坏疽性阑尾炎
坏疽性阑尾炎是因阑尾血管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缺血坏死,常继发于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表现为剧烈腹痛伴高热,腹部体征显著,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需立即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并彻底冲洗腹腔,术后静脉输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
4、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周围脓肿是阑尾炎穿孔后被大网膜和周围组织包裹形成的局限性炎症,多见于病程较长者。查体可触及右下腹包块,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需先静脉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强效抗生素,待脓肿局限后再行引流或二期手术切除阑尾。
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选择米汤、蒸蛋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可适当散步促进胃肠蠕动,但应避免提重物。若出现发热、切口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预防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