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儿营养不良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定期监测生长发育、预防感染、及时就医评估及心理支持。营养不良可能由喂养不当、消化吸收障碍、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需综合干预。
1、调整饮食结构
逐步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豆类,搭配全谷物和新鲜水果蔬菜,少量多餐避免胃肠负担。避免高糖高盐零食,母乳喂养婴儿需保证母亲营养摄入。对挑食儿童可将食物制作成趣味造型,或混合其偏好食材。
2、监测生长发育
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并对照生长曲线图,记录头围、臂围等指标。生长迟缓或体重持续不增时需警惕,每月至少测量一次。注意观察皮肤弹性、毛发光泽等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记录。
3、预防感染
营养不良儿童免疫力较低,需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接种疫苗补齐免疫缺口。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餐具定期消毒,注意手部卫生。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时需优先处理感染,防止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
4、就医评估
若调整饮食后仍无改善,需排查乳糖不耐受、乳糜泻等消化系统疾病,或先天性代谢异常。医生可能建议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严重者需住院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不可自行使用营养补充剂,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或特殊配方奶粉。
5、心理支持
避免在餐时批评施压,用鼓励代替强迫进食。对因疾病导致营养不良的儿童,家长需耐心解释治疗过程,通过游戏等方式缓解焦虑。大龄儿童可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建立积极饮食行为。
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与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消耗能量。烹饪时采用蒸煮等保留营养的方式,深色蔬菜焯水时间不宜过长。外出携带健康零食如坚果碎、奶酪条,两餐间补充营养。定期复查评估干预效果,与医生保持沟通调整方案,注意观察有无食物过敏表现。建立规律作息,避免因疲劳影响食欲与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