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腹产的危害和后遗症有哪些
剖宫产(俗称剖腹产)可能带来短期并发症和长期后遗症,主要有感染、血栓形成、脏器损伤、子宫瘢痕憩室、再次妊娠风险增加等。剖宫产是解决难产、胎儿窘迫等危急情况的重要方式,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1、感染
剖宫产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或泌尿系统感染。手术创伤破坏皮肤屏障,细菌可能通过切口侵入深层组织。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疼痛等症状。需规范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配合切口消毒换药。
2、血栓形成
术后卧床及血液高凝状态可能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妊娠期凝血功能增强,加之手术损伤血管内皮,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可用于预防,确诊后需用华法林钠片抗凝治疗。
3、脏器损伤
术中可能意外损伤膀胱、输尿管或肠道。多次剖宫产、盆腔粘连患者风险更高。损伤后可能出现血尿、腹膜炎等症状,严重时需紧急行膀胱修补术或肠吻合术。术后需留置导尿管并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4、子宫瘢痕憩室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可能形成瘢痕凹陷,导致经期延长、淋漓出血。与缝合技术、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阴道超声诊断,症状严重者需行宫腔镜憩室修补术。口服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改善出血症状。
5、再次妊娠风险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可能发生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瘢痕子宫着床的胎盘血管侵入肌层,分娩时易发生大出血。孕前需评估子宫瘢痕厚度,建议间隔18个月以上再妊娠,分娩时需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剖宫产术后应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血栓,保持切口清洁干燥,6周内避免提重物和性生活。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出现发热、异常出血或切口裂开需及时就医。母乳喂养时注意避免压迫手术切口,可采用侧卧姿势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