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肠梗阻怎么治疗 四个方法治疗癌性肠梗阻
癌性肠梗阻可通过胃肠减压、药物治疗、肠内营养支持、手术治疗四个方法治疗。癌性肠梗阻通常由肿瘤压迫、肠道粘连、肠道炎症、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通过鼻胃管或肠管引流胃肠道内容物,减轻肠腔压力。该方法适用于肠梗阻早期或部分性梗阻患者,能缓解腹胀、呕吐等症状。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导管相关感染。胃肠减压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或低钾血症。若引流液出现血性或胆汁样改变,需警惕肠穿孔或绞窄性梗阻。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止痛药、止吐药、生长抑素类似物等。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可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奥曲肽注射液可减少消化液分泌。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能改善恶心呕吐,但肠梗阻完全性时禁用促动力药。药物治疗需配合影像学评估,避免掩盖病情进展。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需预防便秘加重梗阻。
3、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适用于部分性梗阻或术后恢复期患者。通过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粉,提供必需营养素。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目标量,避免腹泻或腹胀。营养液温度应接近体温,输注速度不宜过快。定期监测体重、白蛋白等指标评估营养状况。完全性梗阻患者需禁食并采用肠外营养。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肠造口术、肠吻合术、肿瘤减瘤术等。对于可切除肿瘤且全身状况允许者,可行根治性手术解除梗阻。晚期患者可选择姑息性造口改善症状。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凝血状态及肿瘤分期。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预防感染和肠粘连复发。合并广泛转移者手术需慎重,可考虑支架置入缓解梗阻。
癌性肠梗阻患者需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病情变化,饮食应选择低渣易消化食物,避免进食粗纤维及产气食物。适当活动有助于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排便及腹胀情况。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呕吐加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