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意思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冠状动脉内壁因脂质沉积、炎症反应等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硬化的慢性疾病。
1、病因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期高脂饮食、吸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沉积于血管内皮下。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脂质渗透。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可促进血管炎症反应。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脂质代谢能力,增加患病风险。
2、病理变化
早期表现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脂质逐渐沉积形成脂肪条纹。随着病程进展,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纤维帽覆盖的粥样斑块,斑块内可能发生坏死、钙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时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长期病变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管腔持续性狭窄。
3、临床表现
轻度狭窄可能无明显症状。当血管狭窄超过50%时,活动后可出现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斑块急性破裂引发心肌梗死时,疼痛持续不缓解,伴冷汗、恶心。慢性缺血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部分患者以心律失常为首发表现。
4、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可无创评估斑块位置和狭窄程度。运动负荷试验通过心电图变化判断心肌缺血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血管病变细节。血管内超声可精确测量斑块性质与体积。血液检查可发现血脂异常、炎症标志物升高等间接证据。
5、防治措施
生活干预包括低脂饮食、规律有氧运动、戒烟限酒。药物治疗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心肌供血。严重狭窄可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搭桥手术。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对延缓进展至关重要。
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需长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检测血脂、血糖。已确诊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120分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