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手腕疼是怎么回事
剖腹产后手腕疼可能与腱鞘炎、腕管综合征、缺钙、过度劳累、姿势不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制动休息、补钙、调整姿势、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腱鞘炎
产后频繁抱婴儿或重复手腕动作可能导致肌腱与腱鞘摩擦引发炎症。表现为手腕桡侧或尺侧局部压痛、活动时弹响。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缓解,哺乳期用药需医生评估。
2、腕管综合征
孕期激素变化及产后水肿可能压迫正中神经,导致拇指、食指、中指麻木刺痛。夜间症状加重,甩手可暂时缓解。需减少手腕弯曲动作,必要时使用腕关节支具,严重者可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
3、缺钙
哺乳期钙需求量增加,血钙降低可能引起肌肉痉挛和关节不适。伴随小腿抽筋、牙齿松动等症状。建议每日补充碳酸钙D3片,配合摄入牛奶、豆腐等富含钙的食物,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
4、过度劳累
新生儿护理中频繁换尿布、哺乳等动作使手腕长期受力。疼痛多为双侧弥漫性酸胀,休息后减轻。可采用40℃左右温水浸泡手腕10-15分钟,配合轻柔按摩,避免提重物。
5、姿势不当
哺乳时手腕长时间悬空或保持扭曲姿势,可能造成韧带劳损。建议使用哺乳枕支撑婴儿体重,保持手腕中立位,每小时活动手腕关节5-10次,做握拳-伸展的交替运动。
产后手腕疼痛期间应避免接触冷水,夜间睡眠时可佩戴护腕。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手指无力、感觉减退,需排除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疾病。康复期可进行手腕绕环、阻力带训练等低强度运动,逐步恢复关节灵活性。哺乳期用药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