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氨基转移酶是什么意思
血清氨基转移酶是存在于肝细胞、心肌细胞等组织中的一类酶,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常用于评估肝脏或心脏功能是否异常。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该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数值升高。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等疾病可能引起其水平异常。临床常用联苯双酯滴丸、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需结合具体病因干预。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心肌和肝脏中含量较高,心肌梗死、急性肝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其浓度上升。该指标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联合检测,若两者比值异常可能提示不同疾病类型。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心肌梗死患者可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
3、生理性波动
剧烈运动、妊娠、高脂饮食等生理状态可能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短暂升高,通常无病理意义。调整生活方式后多可自行恢复,无须特殊处理,但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4、检测注意事项
检测前应避免饮酒、熬夜及剧烈运动,部分药物可能干扰结果准确性。若发现指标异常,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肝炎病毒筛查等进一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解读或用药。
5、其他相关酶类
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等酶指标常与氨基转移酶联合检测,共同评估肝胆系统功能。胆管梗阻、肝硬化等疾病会引起多酶谱异常,需由医生综合判断。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限制高脂高糖饮食,避免滥用药物或保健品。若长期饮酒或患有慢性肝病,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原发性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