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哪里有问题治哪里”,急性胃炎也如此
急性胃炎的治疗并非单纯针对局部症状,需结合病因综合干预。急性胃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去除诱因、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补液支持、内镜治疗等。
1、去除诱因:
急性胃炎常由酒精、药物或病原体感染等刺激引起。立即停止饮酒或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物质。细菌感染引起的需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误食腐蚀性物质者需紧急就医洗胃处理。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缓解烧心症状;雷尼替丁胶囊抑制胃酸分泌;蒙脱石散保护胃黏膜。呕吐严重时可用多潘立酮片调节胃肠动力。合并出血时需静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钠注射液。
3、饮食调整:
发病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食,症状缓解后过渡至稀饭、面条等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过热、油炸食品。少食多餐减轻胃负担,每日进食5-6次,单次食量为平时1/3。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蒸蛋、嫩豆腐等优质蛋白。
4、补液支持:
频繁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散。严重脱水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时,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电解质紊乱者可检测血钾、钠水平,必要时静脉补钾。
5、内镜治疗:
适用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胃镜下可喷洒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局部止血,或采用钛夹封闭出血点。大面积黏膜损伤出血可实施内镜下电凝术。内镜同时能取活检明确病因,排除恶性病变可能。
急性胃炎恢复期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紧张。两周内禁食生冷刺激食物,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戒烟酒至少1个月,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黑便,需立即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