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怎么治疗
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压、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等方式治疗。功能性肾功能衰竭通常由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药物损伤、尿路梗阻、肾小球疾病、慢性肾病进展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和高血压,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3克。减少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的摄入,避免血钾升高。优质蛋白摄入需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易吸收蛋白。水分摄入需根据尿量调整,少尿期需严格记录出入量。
2、控制血压
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延缓肾功能恶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能降低肾小球内压。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适用于合并冠心病患者。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改善水钠潴留。血压监测需每日早晚各一次,出现头晕等低血压症状需及时就医。
3、药物治疗
促红细胞生成素如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可改善肾性贫血。碳酸氢钠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药用炭片帮助降低肌酐水平。骨化三醇胶丸预防肾性骨病。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治疗合并感染时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4、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每周需进行2-3次,通过人工肾替代肾脏过滤功能。腹膜透析可居家操作,每日更换透析液3-4次。透析期间需监测干体重变化,预防低血压和失衡综合征。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首选血管通路,术后6-8周成熟后方可使用。
5、肾移植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后1年存活率较高。移植前需进行HLA配型和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预防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稳定后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出现发热、尿量减少等排斥反应症状需立即就医。
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每月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尿毒症症状需急诊处理。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