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是怎么回事 细究大叶性肺炎的几个原因
大叶性肺炎可能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免疫力低下、误吸、病毒感染、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氧疗、止咳化痰、补液支持、并发症处理等方式治疗。
1、肺炎链球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是大叶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感染后患者会出现突发高热、寒战、铁锈色痰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同时配合退热和补液支持。
2、免疫力低下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糖尿病控制不佳等情况会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增加大叶性肺炎发病概率。这类患者除典型肺炎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病情迁延不愈。治疗需在抗感染基础上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人免疫球蛋白。
3、误吸
醉酒、脑血管意外等导致的误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伴脓臭痰。胸部CT可见病变多位于右肺下叶。治疗需选用覆盖厌氧菌的抗生素如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严重者需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4、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可损伤气道黏膜,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大叶性肺炎。患者多有前驱感冒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治疗需联合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和抗生素,重症需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
5、基础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基础肺病易合并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治疗需兼顾原发病控制,使用氨溴索注射液促进排痰,必要时行机械通气。这类患者应定期接种肺炎疫苗预防复发。
大叶性肺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痰液。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蒸蛋、肉末粥等。恢复期可进行呼吸操锻炼,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改变等危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