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由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等机制引起,可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治疗方式主要有迷走神经刺激、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等。
1、发病机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有关。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类型,由于房室结存在双径路传导,形成折返环路导致心率加快。房性心动过速则源于心房异位起搏点异常放电。预激综合征患者因存在旁路传导,易发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或心肌病变基础。
2、典型症状
发作时患者突然感到心跳加速,心率可达150-250次/分,伴有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严重时可出现晕厥。症状通常突然开始并突然终止,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发作频率因人而异,可能数月一次或一日多次。长时间发作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3、诊断方法
发作时心电图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可显示规整的窄QRS波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捕捉阵发性发作。电生理检查能明确具体发病机制和定位异常传导路径。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是否异常。部分患者需要进行运动试验或药物激发试验以诱发心动过速发作。
4、急性期处理
发作时可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心动过速,如valsalva动作、颈动脉窦按摩等。无效时可静脉注射腺苷注射液、普罗帕酮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需立即进行电复律。反复发作或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应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5、长期管理
频发患者可长期口服普罗帕酮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预防发作。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多数类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饮酒等诱发因素。定期心内科随访复查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和心脏功能状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控制情绪波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随身携带病历卡注明疾病情况,发作频繁或持续时间延长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