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25-羟基维生素D偏低是什么原因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偏低可能与日照不足、饮食摄入不足、吸收障碍、肝肾疾病或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25-羟基维生素D是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偏低可能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偏低是什么原因

1、日照不足

维生素D主要通过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合成。儿童若长期缺乏户外活动,或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冬季日照时间短的环境中,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会显著下降。建议家长每日安排儿童进行15-30分钟的户外活动,暴露面部和手臂等部位,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

2、饮食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主要存在于深海鱼、蛋黄、强化乳制品中。若儿童存在挑食、乳制品过敏或严格素食等情况,易导致维生素D摄入不足。家长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滴剂等补充剂。

3、吸收障碍

慢性腹泻、乳糜泻、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会影响脂肪吸收,而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其吸收过程可能受阻。此类患儿可能伴有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遵医嘱补充水溶性维生素D制剂。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偏低是什么原因

4、肝肾疾病

肝脏负责将维生素D转化为25-羟基维生素D,肾脏则进一步活化其代谢产物。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会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过程。这类患儿需定期监测血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骨化三醇软胶囊等活性维生素D制剂。

5、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抗惊厥药如苯巴比妥片、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等药物,可能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若儿童需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医生通常会建议提前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3滴丸,并定期复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

儿童25-羟基维生素D偏低是什么原因

家长发现儿童存在维生素D缺乏时,应避免自行大剂量补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日常可增加富含钙的食品如奶酪、豆腐等,配合适量负重运动促进骨骼健康。定期监测血钙、尿钙及维生素D水平,防止补充过量导致的高钙血症。对于早产儿、肥胖儿童等高风险群体,建议出生后尽早开始预防性补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