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注意事项有哪些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注意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延误、营养支持、隔离防护及症状监测等事项。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需结合抗结核治疗与综合管理。
1、规范用药
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结核疗程是治疗核心。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需按联合用药原则足量足疗程使用。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须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避免诱发耐药性结核。
2、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每1-2个月需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痰液结核菌检测,评估病灶吸收情况。完成疗程后仍需每3-6个月随访1年,防止复发。若出现胸痛加重、再次发热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复诊排查胸腔积液复发或肺内结核播散。
3、营养支持
每日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可适量增加牛奶、瘦肉等富含钙质食物,但需与抗结核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以减少胸膜刺激。
4、隔离防护
活动期患者痰菌阳性时需单独居住,佩戴口罩并妥善消毒痰液。家庭成员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需预防性服药。患者咳嗽时用肘部遮挡,餐具煮沸消毒,居室保持每日通风。
5、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体温和胸痛变化,观察有无咯血、气促加重等胸腔积液增多表现。急性期需卧床休息,胸痛明显时可采取患侧卧位缓解。恢复期可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但避免剧烈运动。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保持作息规律,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腌制食品。康复期间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循序渐进。出现体重持续下降、夜间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密切接触者出现咳嗽超过2周应进行结核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