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如何饮食 揭晓慢性肾炎的饮食指导
慢性肾炎患者需遵循低盐、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饮食原则,主要控制钠盐摄入、限制蛋白质总量、补充优质蛋白、避免高钾高磷食物、保证充足热量。慢性肾炎是肾小球滤过功能长期受损的疾病,饮食管理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1、控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及含钠调味品。钠潴留会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建议使用限盐勺计量,烹饪时用葱姜蒜替代部分盐分。合并高血压者需更严格限制,可选择低钠盐但需监测血钾。
2、限制蛋白质总量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克/公斤体重,以减轻肾脏负担。避免集中摄入大量蛋白质,均匀分配至三餐。急性发作期需临时降至0.4-0.6克/公斤,稳定后逐步调整。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按1:1搭配更佳。
3、补充优质蛋白
优先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占总蛋白摄入50%以上。推荐清蒸鱼、蛋羹等易消化做法,避免油炸烹饪。大豆蛋白可适量选用,但需计入每日蛋白总量。肾功能严重受损时需采用麦淀粉替代部分主食。
4、避免高钾高磷食物
慎食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钾蔬果,血钾升高者需焯水去钾。限制动物内脏、坚果等高磷食物,必要时配合磷结合剂。监测血钾血磷水平,根据检验结果动态调整饮食方案。低磷奶粉可替代普通乳制品。
5、保证充足热量
每日热量需达30-35千卡/公斤,以淀粉类主食为主要来源。可选用藕粉、麦淀粉、粉丝等低蛋白主食,搭配植物油补充能量。消瘦患者可增加餐次至5-6次/日,避免因热量不足导致蛋白质分解供能。
慢性肾炎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每3-6个月进行营养评估。烹饪宜采用蒸煮炖方式,避免烧烤煎炸。合并水肿者需记录每日出入量,体重波动控制在0.5公斤/日内。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食谱,同时配合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出现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时需及时就医调整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