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怎么传染给别人 揭秘出血热的2种主要传染途径
出血热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两种途径传染给他人。出血热是一组由汉坦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表现为发热、出血倾向及多器官损害。
1、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出血热最常见的传染方式。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排泄物或被其污染的物体表面,病毒可通过皮肤黏膜破损处侵入人体。从事农林劳作、野外作业或接触鼠类等宿主动物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感染后可能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结膜充血等症状,需立即隔离并就医。临床常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干扰素α2b冻干粉针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配合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维持血浆渗透压。
2、呼吸道传播
呼吸道传播多见于密闭环境中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当宿主动物排泄物干燥后形成尘埃,或实验操作产生含病毒飞沫时,可通过呼吸道黏膜感染。这种传播具有聚集性发病特点,常见于居住环境拥挤或实验室暴露人员。患者早期会出现颜面潮红、腋下瘀斑等体征,严重时可发展为低血压休克。治疗需在负压病房进行,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脏器功能,必要时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
预防出血热需做好环境治理与个人防护。定期开展灭鼠防鼠工作,清理杂物堆积场所;接触可疑污染物时穿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野外活动后及时清洗暴露部位。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伴出血倾向时,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立即前往感染科就诊并告知暴露史。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对可能污染的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高危人群可考虑接种出血热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