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儿童期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疾病,患病率达3%-5%,不仅影响患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给父母带来烦恼,给家庭带来不安,给学校带来麻烦,甚至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对于多动症,我们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得这些孩子能健康成长。
1、发病早、难自愈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较早,大多在学龄前期就开始有各种行为异常了。而此时家长和老师常常不认识,以至于等到症状很明显时才发现。那如何才能早期,特别是学龄前期就能发现多动症呢?如果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1)婴幼儿期:主要是生活规律性差。常表现为活动过多,不知疲倦,不听话,难管教;睡眠不安,喂食困难,乱丢玩具,过分哭闹,容易激惹,母亲常怨恨自己的小孩难抚养。
(2)学龄前期:注意不集中,活动过多,不肯静坐,不愿学习,不服管理,好发脾气,破坏东西,玩具满地丢,不爱惜、不整理,喜欢和小朋友打闹,有攻击性、冲动性行为等。
(3)学龄早期:常是班上有名的“皮大王”,干扰别人,惹是生非,极易兴奋、发脾气,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常出现学习问题,如课堂中反应迟缓,回答问题思路混乱,与学习有关的记忆差。作业时注意集中时间短,作业拖拉,或边做作业边做其他事情,需要大人的严格看管。
既往大多认为多动症只是儿童期的疾病,孩子长大后会自愈的。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多动症的症状可以长期存在,难以自愈。约1/3多动症患儿到18岁时症状能消失,各种社会功能基本上恢复正常;还有1/3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才消失;其余1/3的多动症症状则会持续终生。
2、共病多、危害大
多动症的核心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和学习困难等,但是约一半以上的患儿同时还共患许多其他疾病,如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抑郁、焦虑、抽动、癫痫、睡眠障碍、语言障碍等。由于这些共患疾病的存在,使得多动症的症状加重、复杂,也使得治疗更加棘手。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多动症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危害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