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脑胶质瘤放疗方法有哪些
弥漫性脑胶质瘤的放疗方法主要有常规外照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质子治疗等。弥漫性脑胶质瘤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脑肿瘤,放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需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1、常规外照射放疗
常规外照射放疗通过直线加速器对肿瘤区域进行均匀剂量照射,适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的患者。该方法可覆盖较大靶区,但可能对周围正常脑组织造成一定损伤。治疗前需通过CT或MRI精确定位,通常联合替莫唑胺胶囊等化疗药物增强疗效。
2、三维适形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利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使放射剂量分布更贴合肿瘤形状。相比常规放疗,能减少对颞叶、脑干等重要结构的辐射暴露。治疗时需佩戴个性化固定面罩,配合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减轻副作用。
3、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通过动态多叶光栅调节射线强度,实现剂量梯度分布。特别适用于邻近关键脑区的肿瘤,如丘脑胶质瘤。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MRI评估疗效,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缓解颅内压。
4、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采用高精度单次大剂量照射,适用于复发或残留的小病灶。伽玛刀和射波刀是常用设备,定位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脑水肿,需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
5、质子治疗
质子治疗利用布拉格峰效应,使辐射能量集中释放于肿瘤深部。对儿童患者和视神经周边肿瘤具有保护优势,但设备稀缺且费用较高。治疗期间需配合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等支持治疗,定期进行神经认知功能评估。
放疗期间需保持充足营养摄入,优先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鱼肉、鸡蛋和深色蔬菜。避免剧烈运动但应进行适度肢体活动,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有助于减轻脑水肿。严格遵医嘱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持续头痛、呕吐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治疗后建议每3-6个月进行MRI随访,配合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