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凝血功能障碍的并发症有哪些
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引发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形成、器官功能损伤、羊水栓塞等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异常出血、皮肤瘀斑、休克等症状。
1、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凝血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凝血因子消耗或功能异常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或创面无法有效止血。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大量流血、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状。治疗需紧急补充凝血因子,如输注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同时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子宫收缩。严重时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并发症,表现为全身微血管内广泛血栓形成与继发性纤溶亢进。患者可能出现多部位出血、皮肤黏膜瘀斑、少尿或无尿等症状。治疗需积极纠正原发病,输注血小板悬液、凝血酶原复合物,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
3、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引发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使用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抗凝,严重肺栓塞需行导管取栓术。产后需密切监测D-二聚体等指标。
4、器官功能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缺血或出血可能造成多器官功能损伤,常见于肾脏、肝脏和脑部。患者可能出现少尿、黄疸、意识障碍等症状。治疗需维持器官灌注,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使用注射用乌司他丁保护器官功能。
5、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产科危急重症,可引发急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呼吸困难、低血压、抽搐等症状。治疗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输注血液制品纠正凝血功能紊乱,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抗过敏。
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属于产科急症,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监护治疗。产后应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避免剧烈活动。出现异常出血症状应立即就医,所有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执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