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症状及血常规介绍
白血病早期可能出现乏力、反复感染、皮肤瘀斑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异常增高或降低、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计数下降等表现。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四种类型。
1、乏力
白血病患者常出现持续性疲劳感,活动后加重,休息后不能缓解。这种乏力与贫血、代谢异常及细胞因子释放有关。患者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心悸等贫血症状。需通过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水平,若低于正常值需警惕白血病可能。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贫血。
2、反复感染
由于异常白细胞增殖导致正常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肺炎、肛周感染等,且感染迁延不愈。血常规可见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需及时进行血培养及骨髓穿刺检查。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
3、皮肤瘀斑
血小板减少会导致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常见于四肢和躯干,轻微碰撞即可形成。血常规显示血小板计数多低于50×10⁹/L。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刷牙使用软毛牙刷。若出血严重可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或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提升血小板。
4、肝脾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细胞浸润可导致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部分患者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腹部胀满感。体检可触及质地中等的肿大器官,B超检查可明确程度。需避免腹部受压,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确诊后需根据分型使用注射用阿糖胞苷等化疗药物。
5、骨关节疼痛
骨髓内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可引起胸骨压痛、四肢关节酸痛,儿童患者症状更明显。X线检查可能显示骨质疏松或溶骨性改变。疼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避免负重活动。确诊后需配合使用注射用环磷酰胺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白血病患者需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量食用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和西蓝花等新鲜蔬菜。注意口腔及会阴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接触化学毒物及电离辐射,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象。出现持续发热、出血倾向加重等情况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化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