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伤寒有哪五大临床特征

典型伤寒的五大临床特征主要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神经系统症状。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需及时就医隔离治疗。

典型伤寒有哪五大临床特征

1、持续发热

伤寒患者会出现阶梯式上升的持续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发热期通常持续1-2周。发热初期可能伴有头痛、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发热呈现稽留热型。这种发热特点与伤寒沙门菌释放的内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2、相对缓脉

患者在持续高热的同时,脉搏增快不明显,出现脉搏与体温不成比例的现象,称为相对缓脉。正常情况下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脉搏约增加10次/分,但伤寒患者脉搏增加幅度低于此标准。这种现象与伤寒内毒素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关。

3、玫瑰疹

约30%的患者在病程第7-14天会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毫米,压之褪色,多分布于胸腹部,称为玫瑰疹。皮疹数量一般不超过20个,持续2-5天后自行消退。玫瑰疹是伤寒沙门菌及其毒素引起的皮肤毛细血管炎症反应。

典型伤寒有哪五大临床特征

4、肝脾肿大

多数患者会出现轻度至中度的肝脾肿大,体检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脾脏边缘,质地较软。这是由于伤寒沙门菌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繁殖,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所致。严重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

5、神经系统症状

伤寒患者常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这些症状与伤寒内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在发热期尤为明显,随着体温下降症状可逐渐缓解。

典型伤寒有哪五大临床特征

伤寒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粗糙食物损伤肠黏膜。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恢复期患者仍可能排菌,需继续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诊。预防伤寒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食物要彻底加热,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