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脂肪栓塞的3个表现须知

脂肪栓塞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和皮肤黏膜出血点。脂肪栓塞通常由长骨骨折、严重创伤或脂肪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可能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脂肪栓塞最常见的早期表现,通常发生在创伤后12-72小时内。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后阻塞肺部小血管,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绀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弥漫性肺泡浸润影。治疗需立即给予氧疗,严重者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等药物。

2、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脂肪栓塞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多发生在呼吸困难后24-48小时。脂肪颗粒通过肺循环或心脏未闭的卵圆孔进入脑部血管,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可能伴有头痛、抽搐等症状。头颅CT或MRI检查可发现多发小梗死灶。治疗需维持脑灌注压,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辅以胞磷胆碱钠胶囊营养神经。

3、皮肤黏膜出血点

皮肤黏膜出血点是脂肪栓塞的特征性表现,多出现在颈胸部、腋窝等部位。脂肪颗粒阻塞皮肤毛细血管后,血小板聚集消耗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点呈针尖大小、压之不褪色,常于发病后2-3天出现。可能伴有结膜出血、口腔黏膜瘀斑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治疗需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严重者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脂肪栓塞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栓塞。饮食应选择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出现任何症状加重或新发表现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恢复期可进行循序渐进的呼吸功能锻炼,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