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2cm

中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2cm?在生活中,肝内胆管结石也是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而且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很多人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中医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根据各人的具体病情,给予辨证施治,下面一起了解下如何中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2cm?有什么类型呢?

虽然说中医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如果肝内胆管结石1.5cm单纯吃中药是很难排出的,即使有效也需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取得明显效果。而且一般临床治疗原则是不超过0.2cm的结石,可以定期3个月复查,或者适当的药物调理,超过0.2cm的结石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要是病人出现的病情比较严重的话,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有些人当发生肝内胆管结石的时候是不适合做手术的,还可以使用体外碎石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1、肝胆湿热型。

本型临床上为常见,所占比例大,中医治疗排石率。多见于胆道结石、胆囊小结石、胆囊炎、泥砂样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发作期,症状有恶寒发热、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右上腹绞痛或胀痛,舌质尖红,苔黄、脉滑数。治则:清热利湿、利胆排石。

2、肝气郁结型。

本型多见于结石病缓解期,不伴有明显梗阻与感染。治疗宜舒肝利胆,解痉止痛、利胆排石。

3、脾虚气滞型。

本型多见于久服苦寒排石之剂,脾胃之气受损或素体脾虚,气机不利。症见:胁肋隐痛,脘腹作胀、嗳气不舒、不欲进食、面色萎黄、四肢乏力,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缓或沉细,治宜:益气健脾、理气解郁、兼用利胆排石。

4、湿热残留、兼夹血瘀。

本型多见于肝内胆管结石、泥砂样结石或术后残余结石、多无明显症状,CT、B超检查发现。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对于中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2cm疾病来说,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一旦发现病情,就应该及时的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另外,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平时还需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自身抵抗能力,有利于帮助病人身体的康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